陆巷古村

陆巷古村简介    太湖古村落——陆巷古村

陆巷古村成于南宋,史载,宋室南渡,途径太湖,见东山雄峙湖中,清幽静谧,遂有王、叶、姜、张等多员战将把家眷安顿在此,辟建了一座有六条巷的村庄,故名陆巷。说明大学士陆巷人王鏊曾祖父王彦祥是陆子敬家过赘女婿后彦祥经商发迹,起名陆王村再讹为陆巷村。陆巷古村,位于东山西麓中部,依山傍湖,景色秀丽,远望如一幅“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的传神画图。陆巷,于南宋渐成村落。

陆巷

陆巷

牌楼背面,横额:“崇德尚贤”

内联:“里巷存遗风步履百度寻觅,湖山乃旖旎气韵千番袭人”;

外联:“宰相状元进士第,教授博士院士乡”

陆巷

陆巷古村背靠莫厘,面濒太湖,依山傍水,风景秀丽,为洞庭东山较为幽僻之处。其源于南宋,距今逾千年,是一座目前江南建筑群体中质量最高、数量最多、保存最完好的古村落,被誉为“太湖第一古村”。因是明代正德年间宰相王鏊的故里,历史上又是名人辈出,故成为名副其实的“宰相状元进士第,教授博士院士乡”,被列为全国首批历史文化名村。

陆巷

陆巷古村:自明代王鏊而后,明清两代,名人辈出,仅王姓就有王禹声、王世琛、王松蔚等人,使这个仅有百户的山村,巨宅鳞比,牌坊相接,其道路之修整,屋宇之恢弘,冠于江南

陆巷

陆巷

现保留明代建筑20多处,清代建筑比比皆是。其中,明代建筑遂高堂、会老堂、晚三堂、双桂楼,明基清建的惠和堂,清建的三德堂等,都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科学艺术价值。据考证,惠和堂是王鏊的故居,为古时官宦宅第建筑的代表。村中的主要街道均用青砖倒砌成人字纹或以条石刻人字纹铺面,并刻着有上下轿马的标记。陆巷古村是迄今吴中古建筑群中数量*多、保存*完整的一个村。1986年3月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陆巷

陆巷

陆巷

“寒谷渡”:“落霞鱼浦晚,斜日橘林秋”

陆巷

入得村内,沿着石板街彳亍东行,迎面就可见到古渡“寒谷渡”。

寒谷渡,因位于寒谷山下而得名,始建于明成化三年(1468年),建筑面积约160平方米,历来是古村内文人墨客外出经商,考取功名,出仕为官的主要渡口。

走入古渡的亭棚内打量一番,顺着踏步贴水远望,仿佛依稀见到旧时船来船往的热闹场景。如今像一个老者,犹如在招呼和接待着四面八方游客的到来。

陆巷